钱塘寻谣第五回:天目山童谣
第五回视频提供/Figurevideo
寻谣计划·杭州站的最后一场线下活动,我们从杭州来在了安吉天目山南麓的云半间。雨后的云雾弥漫在山间,漫山的竹林在风吹过时簌簌作响,这是寻谣团队第一次来到这么自然的环境中作线下排练互动,在山腰清净整洁的平台上,当老人和孩子们的歌声,混合着乐手们的伴奏飘荡在山间时,现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。
杨爷爷在现场
蓝奶奶在现场
这次请来的两位老人,分别是来自绍兴新昌的杨爷爷,以及来自安吉郎村的畲族蓝奶奶。两位老人都已经超过八十高龄,绕过环环山路把他们接到现场,其实他们承担了不少体能风险,我们也是暗暗地捏着一把汗。好在两位老人在活动结束后都表示很享受现场互动的过程,完成的两首童谣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杭州童谣的丰富多元,以及童谣背后所映射的当地文化的独特性。
👤杨爷爷
🌳90岁
🏠绍兴新昌
🎤《摇摇小铃》
从云半间山腰的活动场地到更高处的餐厅区,要走十多分钟的上山路。将近中午时分,上半场排练结束,杨爷爷想散步走上去,一路上跟我们讨论了山区的海拔、天目山上的新鲜空气与新昌的对比,还有他个人的散步作息。
他把双手背在身后,虽然刚经历过2个多小时的唱歌排练,但似乎不影响他在上山途中的聊天。对于9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,这意味着不错的体格和精神状态。到了餐厅外面的露台,那里望开去是层叠的山峦,风景视野特别好,他挺直身体让外孙给他拍了一张遥望山河的照片,有一丝将军的架势。
建国前夕,杨爷爷其实短暂地入过伍,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,但新旧交替之间的兵荒马乱,已经足以让他记下一辈子。建国后,杨爷爷重新开始读高中,经历过组建新昌文化馆、加入上海青年戏剧团、当老师、创办美术班,人生经历非常丰富。
据杨爷爷介绍,他出生于上海吴淞口。父母都是绍兴新昌人,在上海的纱厂工作。有了杨爷爷后,他的母亲就索性辞工,带着杨爷爷回到新昌专门养他。
大概2岁的时候,杨爷爷跟着妈妈学会了《摇摇小铃》这首歌。虽然学这首歌的场景已经记不太清楚,但根据他的推断,应该是母亲偶尔带他到上海见爸爸时,在上海学会的这首歌。他的记忆中,这首歌最初来源于留声机唱片,母亲从留声机中学会之后,经常唱给他听,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虽然旋律能顺着口就能唱出来,但歌词他只能零星地记起来几句了。为了让这首歌更像一支童谣成曲,杨爷爷根据旋律和韵脚,以再创造的方式重新填了一些词进去,比如歌词中的“辽西”、“轮船”这些意象,都来自于他的创作。老旋律搭上这些新词,也是一点都不生分。
从小时候学会这首歌一直到活动前夕,杨爷爷坦诚中间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想到过这首歌。把这首歌重新翻出来并教给孩子们,他觉得非常有意义,在这个过程中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。
由于父母分居上海新昌两地,杨爷爷的父母后来婚姻状况出了问题,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之后的童年与求学生活。
杨爷爷与妻子,图片自网络
总得来说,相比上海更为乡土的新昌当然更好玩,他还记得小时候在新昌像鲁迅书中所写的那种方式用簸箕捕鸟,到小溪里去捉鱼,这些讲起来他都非常开心。遗憾的是,“奔波”是他回忆小时候常用的一个词,学校的变动也让他的数学没有太学好。
但在上海也有美好记忆。杨爷爷受一位表哥的影响喜欢画画。之前在上海读书时,有段时间每天都要步行十几里路到南京路的一家大型公司的一楼,看油画展,能够看到入迷,然后在没有老师和家长教的环境下,自己自学绘画。
1949年3月,部队政工队招新,监考官给他出了一个题,让他画一个失恋了的人准备自杀的场景。他当场起笔,画了一个人用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,另一只手里则拿的是爱人的照片。因为画得不错,杨爷爷就这样被录取了。书画也成杨爷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杨爷爷房间里的字画
杨爷爷在为「寻谣计划」题字
结束了部队生活,他回到新昌,和两个老师以及另外几名高中同学组建了人民文化馆,自创了方言剧《土皇帝》,在里面饰演“恶霸地主”的“狗腿子”,讲起来也是津津有味。
再后来,杨爷爷做起了老师,也喜欢钻研当地的文化历史,他对待事情特别认真。跟我们分享童谣与儿歌的区别,他实事求是考据建国前地主阶层的真实面貌……总结自己这一代人坎坷动荡的人生,他感慨历史的偶然因素造就了他的人生。
55岁时,因为胃出血,杨爷爷退休了,这都是1961年那会儿的大饥荒时期留下的病根,当时他每天要余出二两米来照顾孩子们,自己没得吃,久而久之就落下了胃病。现在,他少吃豆菜,每天定时定量,把胃病基本养好了。
平时在家,他得空时写写新昌风情的文章,或是去参与县里的一些文化活动,过自在的老年生活。接下来,他开始打算不参加外面的活动了,因为年岁已大,以免自己和家人操心。
👤蓝奶奶
🌳83岁
🏠安吉郎村
🎤《四鸟歌》
蓝奶奶与小河
(在现场录音之前,蓝奶奶望着对山的毛竹,又唱起了一首畲族的歌谣:上山砍竹响铛铛,下山砍竹遛落河,河里冇鱼莫放草,肚里冇歌莫开响)
蓝奶奶也是真正吃过苦的人。半个小时的聊天,她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好几句“那时候很可怜”。
奶奶出生就在安吉郎村,这是一个畲族村。印象中,蓝奶奶没见过自己的亲生爸爸。她三岁时,因为家里养不起3个小孩,妈妈把她抱去给了别人。到了养父家里,养父母又不在一起了,于是养父带着她和家里的奶奶去招亲。
八九岁时,她要帮着家里收割稻子,还要看着家里的水牛。放牛时也得小心谨慎,如果牛在田埂上吃掉了别人的作物,回家她就要挨大人的打。
蓝奶奶在第五回现场
畲族人喜欢唱山歌。将近十岁的时候,蓝奶奶跟着养母,学会了那首在寻谣现场带来的《四鸟歌》,据她讲,这首歌是养母从外婆那里学的,传到她这儿已经是第三代了。
山歌是劳作时的伴侣,上山捡毛竹、干其他农活、或是闲着没事的时候,蓝奶奶会时不时哼唱几句山歌,用她自己的话讲,就是“嘴巴很空的时候,念念”,所以很多学会的歌,这辈子基本就忘不了。
在我们原先的预设中,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些幸福的时刻,但当我们问及蓝奶奶是否有这样的时刻,她的回答就是“吃苦”。
说起来时她还唱了另外一首山歌,大意是:门口小狗叫两声,那边大路上有人来,前面撑伞的是我姐姐,后面挑担子是姐夫来了,走到门口了,家里没有肉,也没有菜。
19岁时,她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出嫁了。一顶轿子到家门前来,她上花轿时候的嫁妆就是养母的一个旧箱子,里面装的是一些稻子和两块砖头,就这么随着号子声到了婆家。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,蓝奶奶有了2个儿子和2个女儿。
快40岁时,女儿出嫁,随着家里生活条件慢慢变好,她说这时候才感觉到一点快乐。
跟蓝奶奶的接触过程中,她能说一口清楚的普通话,让我们特别惊讶。照之前经验,乡村里这样的老人,大多都只能方言交流。后来得知,是因为小女婿只会说普通话,为了跟他能够说上话,她在将近七十高龄的时候,自己一点点学会的普通话。
现在,家里有5个客房作为农家乐在经营,不少住过她家的人都还以为蓝奶奶以前是当老师的。
从七十多岁起,蓝奶奶开始不怎么上山了,之前她都是自己上去捡柴回来烧火,现在可以交待给家里的儿子做。
现在的生活是被她成为“享福”的老年时光。住了新房子,还有儿女们孝顺自己。
小河、莫西子诗在蓝奶奶家
“老头身体不好,我在家里顾顾他,种点小菜吃。小孩在外面要搞一点钱,我要到哪里去,上山我就去一下,我不去就待在家里。现在享福了,钱有得用,粮食有得吃。你不用干活,上面国家还要给钱给你,还要照顾我们。很好了!”
这次参与寻谣的线下活动,蓝奶奶很高兴,唯一的遗憾是在排练现场唱歌还没有唱够。奶奶喜欢唱歌,喜欢参加热闹的活动。据她讲,前两年她有唱够过一次,是别的地方(可能是异地畲乡)的人过来搞了一次活动,她参与了唱歌,那是她一段特别开心的经历。
彩蛋
《摇摇小铃》,回响好听👏
第五回现场名单
领唱:杨爷爷、蓝奶奶
现场乐队:手风琴/熊熊作业、Double Bass/天佑、手鼓/朱芳琼、阮/小河、钢片琴/金麟、黑管/周祺炜、长号/饶菲
合唱:林晓东、姚星、傅霞、吴月萍、沈红亚、范志强、玮子、应媛玥、默默、杜晨珊、马红艳、杨婷、陆虎、陆远碧、月蓉、风情、李子君、梅枫、吕华峰、徐娟、芷兰、章婕、晏龙亭、朱珏芳、赵舒、严峰、小雨、魏志阳、王媛媛、韩峰、王涤、余力、张悦、大白、胡一艇、
志愿者:萨玛、薛兆蕾、陈江河、佳妮
设计 〠 vv
摄影 ☻ PonyBoy
文字 ✐ 掩耳盗闻
编辑、视频 ✄ 旷四旬
【点击图片观看往期推送】
寻谣中的字字句句
秋柳MV
现场回顾
「寻谣计划」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对老童谣进行挖掘与新编的音乐计划,由音乐人小河发起,演耳文化主办。此次杭州站由可莎蜜兒与晓风书屋友情赞助,独立纪录片团队Figure进行杭州站的全程视频拍摄制作。
演耳
於聲聞處 自覺覺他
联系我们
press@earsplayer.net